华体汇app官网下载
电话:17802575882

工程行道树

中国人工林与草地面积领跑全球:生态保护成就显著

  近日,新华社从北京报道,依据《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最新发布的信息数据显示,我国在人工林保存面积和草地面积两个重要生态指标上,均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在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该公报指出,2024年被视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持续开展生态保护行动,牢牢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确保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的最终结果,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47亿公顷,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高达9240.87万公顷,位居全球首位,森林覆盖率也超过25%。此外,森林蓄积量已达到206.76亿立方米,显示出我国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这些数字不仅令人瞩目,更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的林地分布情况中,全国共有林地达28369.57万公顷,包括乔木林、竹林、灌木林等多种类型。乔木林地面积为19660.49万公顷,显示出我国对大山林保护和管理的重视。而在草地资源方面,全国草地总面积同志26321.57万公顷,其中天然牧草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共计21255.03万公顷。人工牧草地则达到58.82万公顷,其他草地(非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则为5007.73万公顷。全国草原的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说明我们国家草原ECO的恢复状况良好。

  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始终将生态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住现有的生态红线,更要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人工林和草地的扩展,既增强了我国的生态安全,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机遇。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生态建设双重挑战的时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与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国家层面上,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拓展人工林和草地的保护与管理。

  展望未来,随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人工林和草地的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展。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创新、生态福利的提升和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将共同助力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我国将在全球生态保护的舞台上,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产品